院况简介
1949年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人才辈出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硕果累累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为我国科技进步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 更多
学部组织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阳泉长寿螈化石标本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中科院古脊椎所供图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刘俊团队报道了一件产自山西阳泉晚二叠世(距今约2.5亿年)的始椎类化石新种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成果发表于《化石记录》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这次报道的新种被命名为阳泉长寿螈,是已知始椎类化石中最“长寿”的记录,也是目前为止此类化石在华北板块乃至东亚的唯一记录。
始椎类是一种原始的爬行型类动物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体形颇为庞大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具有尖利的牙齿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体形类似现代的鳄鱼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是当时河流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湖泊里的顶级捕食者。此前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这些化石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洲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的地层中。
山西阳泉的白志君最早发现了当地的四足动物化石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研究团队得知这一线索后于2018~2020年对山西阳泉的二叠—三叠地层和生物群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工作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今年早些时候报道的二齿兽类新种白氏桃河兽也是出自这一生物群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这次阳泉长寿螈的发现,更加丰富了这一动物群的组成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
这件二叠纪晚期的化石标本只保留了头骨的一部分骨片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研究人员研究比对了很多原始的四足动物类群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最终确定它属于始椎类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呃止?首页_欢迎您!罢飧鼋峁芰钊司财呃止?首页_欢迎您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此前大家认为,这类化石在早二叠世晚期就已经绝灭了。这个新的记录比其他已知记录晚了近3000万年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刷新了我们对这一类生物化石分布的认识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绷蹩∷?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
科研人员认为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阳泉长寿螈能够存活在晚二叠世的华北地区,与石炭—二叠纪的全球气候变化有很大关系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始椎类是一类典型的适应热带丛林气候的生物。随着二叠纪全球气候的恶化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湿润的热带丛林逐渐被干旱的热带荒漠所取代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这导致了始椎类化石分布的迁徙和碎片化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晚二叠世最晚期,华北板块是少有还保存有热带丛林环境的地区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这为始椎类化石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避难所”七乐国际-首页_欢迎您。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5194/fr-23-205-2020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